澶渊之盟:北宋的百年和平,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?

Connor 欧意OKX交易行情 2024-04-22 12 0

澶渊之战背景:五代天下大乱,中原王朝痛失幽云十六州,周世宗柴荣北伐

公元936年,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叛,末帝李从珂发兵讨伐。石敬瑭为保命,向辽国求援,允诺自己称帝后向辽国皇帝称儿臣,割幽云十六州,年贡丝绸三十万匹。耶律德光在利益驱使下,兴兵相助,灭后唐。

后晋建立,石敬瑭称帝。

自此,幽云十六州被游牧民族占据了430多年,到明朝才恢复。幽云十六州包括:

幽(今北京市)、儒(今北京延庆 )、檀(今北京密云);

蓟(今天津蓟县);

瀛(今河北河间)、莫(今河北任丘 )、涿(今河北涿县)、顺(今北京顺义)、新(今河北涿鹿)、妫(今已被官厅水库所淹)、武(今河北宣化);

蔚(今山西灵丘)、云(今山西大同)、应(今山西应县)、寰(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)、朔(今山西朔县)。

澶渊之盟:北宋的百年和平,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?

从幽云十六州的位置可以看到,契丹不仅得到了长城以南的地区,而且可以随时劫掠黄河以北的中原王朝领地,反而中原王朝出动主力大军,每次则需要渡过黄河,风险很大。长城彻底失去了对中原的保护,而契丹背靠长城,游刃有余。

另一方面,中原王朝关内适合的马场也完全丧失,而辽国则趁机控制中原获得马匹的渠道。《辽史》明确记载,与后来的宋朝互市,马不得出境。《清明上河图》中也可以看到,开封牛车遍地,马匹极为短缺。北宋中后期,也确实因为战马匮乏导致军事实力不断下降。

澶渊之盟:北宋的百年和平,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?

展开全文

契丹看似强劲,但中原王朝只要没有内乱,毕竟还是更强大。959年,柴荣北伐,沿河道而下,只用了42天就收回了瀛、莫、涿三州十七县。

柴荣正准备进攻幽州,却不幸染病,匆匆回到宫中安排后世,不久驾崩。

柴荣病死,将领赵匡胤于960年建立北宋,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澶渊之战前,宋已经放弃北伐,辽国却对柴荣夺走的三州念念不忘

宋太祖曾于太庙立志,不因与他人意见不合而致人于死地,并要求后人遵守。

仁厚与夺回幽云十六州的野心并不矛盾,他计划当国库积累绢达到二百万匹时,便于辽国交兵,夺回故土。宋太祖不喜欢听大儒讲经,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演习军队上,可惜在被后人质疑为“斧声烛影”的历史大悬案中去世。

另一位仁厚的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没有哥哥的军事才华,仍于公元979年和公元986年两次对辽开战,意图夺回幽云十六州。但是第一次北伐太宗几乎被俘,第二次北伐太宗则受到了困扰其余生的箭伤。鉴于此,赵光义决定从此放弃夺回幽云十六州的战略。(《中国大历史》)

政治之于其他不同在于,一些退让看似务实,实则伤及底线,随之而来的是造成永无止境的退让。

辽圣宗登基后,认为根据辽与中原王朝的协议,辽国在法理上拥有全部十六州,于是决定夺回被柴荣拿走的三个州。

澶渊之战前:辽国无力夺回三州

公元999年辽军第一次南下,与宋守军互有胜负。《辽史》中记载:

冬十月癸酉,攻遂城,不克,遣萧继远攻狼山镇石砦,破之。次瀛洲,与宋军战,擒其将康昭裔、宋顺,获兵仗、器甲无算。进攻乐寿县,拔之。次遂城,敌众临水以拒,纵骑兵突之,杀戮殆尽。

《宋史》中记载辽国败多胜少,与《辽史》说法差别很大。这并非双方史学家的问题,而是各自对于胜利的定义有所差别,北宋认为辽兵撤退就算胜利,辽国认为击败某一军队则为胜利。

辽国骑兵具备机动性优势,就地掳掠后,随时可以撤退,但收回三州几乎没有可能。

公元1004年冬,辽国再次举兵南下。北宋边军早有准备,辽兵处处碰壁,在瀛洲的草成川遭到伏击,五万大军被北宋三万军追杀,伤亡惨重。《宋史》记载:

契丹果败,相蹂躏死者万余人,获马、牛、橐驼甚众。

宋真宗一时有了还我河山的豪情万丈,决定御驾亲征,收复幽州!契丹人却派人议和,朝臣有人同意,真宗最初态度坚决。

辽国的议和只是缓兵之计,在边境吃了大亏后,他们孤注一掷,直奔北宋都城。

澶渊之盟:北宋的百年和平,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?

真宗不愿意和谈,并非识破契丹人的计策,而是认为宋军力量占绝对优势,所有产生了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,彻底消灭隐患的想法。

而此时辽兵在河南境内攻城掳将,萧太后亲征,且已经逼近开封二百多里外的澶州。

宋真宗豪情转瞬寂灭,皇帝并不完全信任将领,怀疑边疆的战报都是假的,所以辽国骑兵才到了澶州。(《中国史纲要》、《北宋的叹息》)

真宗此时有感觉辽兵非常强,准备逃离开封。其实正如小学课文《小马过河》里说的那样,辽兵并没有真宗最初想象的那么弱,也没有他后来认为的那么强。

在朝臣和皇帝均有意离开开封的背景下,宰相寇准力排众议,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。

随后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情节,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也给了不少笔墨:

辽军对澶州本来是三面进攻,真宗抵达澶州后,宋守军士气大增,屡次挫败辽军进攻。统军萧挞凛为了振奋一下辽军士气,亲自上阵督战,却被宋军一箭射死。

挞凛死在众目睽睽之下,对辽军的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
萧太后下令,辍朝五日。

澶州城下,辽军最会打仗的将领在两军阵前,数万人面前一命呜呼,仗是没法打了。

澶渊之盟

萧挞凛死后,辽国军心不稳,派出使者议和,条件是收回周世宗柴荣夺走的关南之地。

寇准则主张辽国向宋称臣,归还长城以南的全部土地,否则决一死战。

宋真宗则表示,关南三州本属辽国,希望能够以岁币的形式让辽国放弃夺回。

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份 《澶渊誓书》,即澶渊之盟,内容大致包含这几个方面:

1、结为兄弟之邦,互不称臣,互不进攻,互不设防;2、北宋每年向辽国输入绢20万匹,银10万两,北宋官方将一匹绢、一两白银、一贯钱划等,故又称为岁币30万;3、双方互市。

盟约结尾,双方还立下毒誓:

“誓书之外,各无所求。必务协同,庶存悠久。自此保安黎献,慎守封陲。质于天地神,告于宗庙社稷。子孙共守,传之无穷。有渝此盟,不克享国。昭昭天监,当共殛之”

《澶渊誓书》的签订,让北宋保持了100多年的和平,北宋进入了空前繁荣的状态。《北京大学宋史专题课》开篇就称:“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,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,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,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。”

澶渊之盟:北宋的百年和平,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?

“澶渊之盟”发挥作用的时期,辽国实际上从未遵守条约。

1、上文提到过,辽国在互市中禁止对南宋出售马匹,却可以从南宋的市场上买到盐、铁和兵器;

2、辽圣宗死后,辽国与西夏勾结,双方多次骚扰掳掠宋朝边境,与澶渊之盟前区别并不大。

3、公元1042年9月,辽国遣使要求宋朝割地,同时西夏入侵北宋。宋仁宗增加了十万白银和十万匹绢给辽,至此宋给辽的岁币增加到五十万。此外,西夏在辽的帮助下称帝,宋与其交战失败,后来不得不再付出二十万岁币。

真正阻止辽兵南下的,却仍然不是岁币。

宰相富弼对辽使节说了这样的话才改变了对方的主义:

既退,六符谓弼日:“吾主耻受金帛,坚欲十县,如何?”弼日:“南朝皇帝尝言,岂敢妄以祖宗故地与人!昔澶渊白刃相向,真宗尚不与关南,岂今日有肯割地乎?”(《宋史· 富弼传》)

富弼的意思,就是做好了白刃相向的准备了。

其实宋朝早已感受到战争的威胁,7个月前在关南三州各备兵马十万,刍粮二年及器甲五万副。

澶渊之盟:北宋的百年和平,真的是岁币换来的吗?

由此可以看到,辽国的收手,本质是军事上难以取得成绩,一旦这军事均势失去平衡,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撕毁盟约。

澶渊之盟直接导致宋仁宗之后,北宋需要每年支付辽国岁币50万,西夏岁币25万。这一数字并不像某些资料所说的,之战军费的一小部分。要知道赵匡胤最初认为国库积累200万匹绢就可以开战,何况岁币是每年都要付出的。

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描述北宋国库----这个封建社会顶峰的王朝财政状况:

“百年之积,惟存空簿”

岁币是北宋庞大的负担,北宋民众,在供养自己君主的同时,还要受到来自辽国的压榨。这加剧了宋王朝的内部矛盾,宋朝前后发生了几百次农民起义,也是历史之最,这显然与王朝的仁慈名声不相符。

英国学者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的“论国防经费”一章中提出“君主和国家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社会,让他不受外来独立社会的奴役和压迫。”国防上的每一分钱都应该用来强大军队,而不是购买和平。澶渊之盟后的百年历史来看,宋的和平是靠军队保护的,岁币白白浪费了。

徽宗时,拱卫北疆的兵卒要吃发霉的米,则再多的岁币也不可能保住哪怕一天的安宁了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