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真宗通过澶渊之盟,用每年三十万岁币“买”来和平究竟值不值?
澶渊之盟,不好简单地用值或者不值去评判。
澶渊之盟之前,辽圣宗与萧太后亲征,其军队深入宋朝境内,到达澶州(河南境内),主将李继隆死守澶州,并且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军主帅萧挞凛。而此时北宋皇帝宋真宗也接受了宰相寇准的建议,亲征抵达澶州城下,双方军队对峙澶州。
彼时的情况如下:辽军连日征战,深入北宋腹地,此时兵锋已衰竭,再加上主帅阵亡,可谓是士气大挫,同时,其身后还有杨延昭等人的军队(辽国并没有直接面对北境的主力),一旦宋军两面夹击,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;而宋军则射杀主帅后士气大振,再加上皇帝亲征,军心更盛。澶渊之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签订的。
之所以要介绍背景,是为了说明这样一种情况:澶渊之盟,并不是城下之盟,至少在当时来说,双方势均力敌。所以,这份合约,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算是不平等条约。至于其内容,主要是以下几点(摘自百度百科):
宋辽为兄弟之国,辽圣宗年幼,称宋真宗为兄,后世仍以齿论(即按年龄之意,笔者注)。
宋辽以白沟河为界(辽放弃遂城及涿、瀛、莫三州),双方撤兵;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,彼此不得停匿;两朝沿边城池,一切如常,不得创筑城隍。
宋每年向辽提供“助军旅之费”银十万两,绢二十万匹,至雄州交割。
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,开展互市贸易。
其中被认为是“屈辱”的一条,无非是每年给辽国十万银两,二十万匹绢。前文说过,在双方势均力敌的基础上,这些条约肯定是双方都认为没什么损失的,否则条约不会达成。所以,宋朝这么做,的确是有原因的。
原因一,北宋的财政收入很高,这些支出对于北宋来说不算太大损失(至少当时来看,但后来就不一定了)
原因二,战争的损耗对于北宋而言,远不止这个数字,而且北宋不一定能在以后的军事交锋中压制辽国,换取和平是当务之急。
原因三,边境贸易中,北宋由于经济发达,生产力水平更高,所以其占优势。这些岁币的损失,可以一定程度上从边境贸易中再赚回来。
展开全文
所以,基于以上原因,北宋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甚至还赚了,因为宋真宗是辽圣宗的哥哥。而就条约签署的一段时间内来看,它的确很值得,宋朝边境安稳,经济发展有了保障,也避免了两线作战(和西夏,经评论区的朋友指出,当时西夏尚未建立,故此处代指李元昊祖父李继迁的夏州割据势力)。
然而,宋朝制度的一个缺陷,却使得岁币与绢成为百姓的负担,那就是冗官,冗兵冗费问题,归根结底,是宋朝政治体制分权太过的原因。
宋朝体制的设计者赵匡胤,赵普,在设计制度时,考虑的就是:一,压制武将,这基于五代时期武将得势后政权更迭频繁的教训;二,分权,把所有权力都进行细分,防止某个人在某一职位上专权。就是这第二条,导致了官僚机构不断膨胀,因为要分权就得在一个职位上多设置几个人,这样的话,行政经费就大大增加,因为在宋真宗时期方面暴露的并不是很突出,所以他自然觉得这个钱不多;而冗兵则造成了军费支出巨大(荒年募兵,北宋在饥荒年大量招募灾民进入军队,用发军饷的方式代替直接赈灾),这在宋真宗时期,也不是很明显。
但是,随着时间的变化,冗官冗兵越来越严重,国家财政越来越亏空。到了宋神宗即位时,国内收入虽然很多,但是支出却远多于收入,即,财政赤字巨大。在这种情况下,十万两,二十万匹,就成了负担。更何况,在辽兴宗重熙年间,辽国趁着宋朝对西夏作战屡战屡败,从中敲诈,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,白银每年增加十万两,绢增加十万匹,史称重熙增币。这样一来,北宋的财政压力便更加巨大。
而且,这种和平还有一个弊端,就是使得辽宋两国的军事实力都退化不少。辽国由于本身军制和常年打打其他游牧民族的缘故,退化的慢些,但辽兴宗两次西征西夏李元昊,都大败而归已经说明问题了;而宋朝由于战事少,且压制武将,导致了军力退化严重。
最终的结果就是,当一个新兴的强大民族崛起后,两国都不是对手。因为“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”,于是乎,在女真首领阿骨打起义后,迅速灭掉辽国,其过程中不少以极少胜极多的难以想象的胜利;在灭辽之后不久,金太宗灭北宋
所以,综合来讲,在当时,这份和约对两国而言,是绝对值得的。因为十万银两,换取两国几千万生灵免于战火,对宋朝而言,更是在经济,文化上达到了一个巅峰;然而,站在上帝视角,会发现这份和约的签订,对两国灭亡都是一个重要原因。
故而,要论到底值不值得这个问题,当真难以简单论之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