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人离了“中国制造”有多难?家里要空了,250周年国庆烟花也都要没了

Connor 欧意OKX交易所 2025-04-29 1 0

据央视新闻和环球时报报道,美国媒体近日关注一个问题:如果一个普通美国家庭没有了“中国制造”的产品,会是什么样?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,当地时间4月27日,《纽约时报》等美国媒体特别制作了可视化报道,通过颜色来呈现不同商品品类从中国的进口比例。

美国人离了“中国制造”有多难?家里要空了,250周年国庆烟花也都要没了

▲《纽约时报》可视化报道,展现一个普通美国家庭对中国进口产品的依赖比例程度。颜色深浅直接反映了依赖程度:灰色表示这一品类从中国进口率为0-20%,绿色为20%-40%,黄色为40%-60%,橙色为60%-80%,红色为80%-100%

循着这样的可视化图,我们可以“走进”一个美国普通家庭,看看移除“中国制造”后,哪些地方会受到显著影响:

可视化:

一个“没有中国制造”的美国普通家庭有多难?

首先,来到厨房。这里的很多必需品,如餐具、烹饪用具等,中国都占据了全球重要的生产份额。特别是家用烤箱,美国所有的家用烤面包机都是进口的,而其中几乎每一台都来自中国,从中国的进口率甚至超过了99%。

美国人离了“中国制造”有多难?家里要空了,250周年国庆烟花也都要没了

展开全文

▲家用烤面包机(Toasters)从中国的进口率达到了99%以上

中国在餐具和烹饪用具等大批量商品生产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。几十年来,中国一直大力支持国内制造业发展。如今,中国生产的实体产品几乎占到全球总量的1/3,比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韩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还要多。

接着,前往浴室。洗漱台上的个人护理用品,如化妆刷、指甲刀、梳子等,几乎所有的这类商品都极有可能是在中国制造的。

步入客厅,情况可能稍有不同:许多东西也都是中国制造,但可能不是所有东西。像电视机可能来自墨西哥,沙发可能来自越南。这是因为自2018年以来发生了一个奇怪的转变。当时,美国加征进口关税促使制造商在墨西哥、越南和泰国等国家开设新工厂。如今,这些地方正在进口创纪录数量的中国零部件,并向美国销售组装产品。这意味着即使最终商品不是“中国制造”标签,其生产链条依然与“中国制造”紧密相关。

再看看家里的其他空间。阳台上的金属椅、木炭烤架、雨伞,书房里的电脑显示器和台灯,卧室里的急救包和电熨斗,储物间里的手电筒、烟花、婴儿推车和圣诞装饰品……所有这些,有七成、甚至九成多都来自中国。例如,雨伞从中国的进口率达到了98%。

这直观地说明了,多年来,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已与中国制造的商品紧密相连。许多美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必需品,几乎完全或绝大部分依赖从中国进口。如果关税增加的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,将对美国民众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。《纽约时报》的报道指出,很难想象,一个没有中国产品的美国家庭会是什么模样。

美国烟花进口95%依赖中国

业者担忧:建国250周年或无烟花可放

数十年来,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制造业。时至今日,中国制造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实物产品,这一产量规模比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韩国和英国的总和还要多。

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此前指出,“当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发起关税战时,他手中的那支笔,很可能就是中国制造的。”

甚至连美国庆祝国庆日的物品——烟花,也高度依赖中国。每年独立日,全美各地会举行1.7万场庆祝活动,烟花秀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活动之一。数据显示,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,美国进口了5.08亿美元的烟花,其中95%都源自中国。《纽约时报》指出,如果没有中国产品,美国人甚至很难庆祝自己的国庆节,因为绝大多数烟花都是从中国进口的。

美国人离了“中国制造”有多难?家里要空了,250周年国庆烟花也都要没了

▲美国纽约燃放烟花庆祝独立日(资料图) 图据视觉中国

现在,由于美国施加的畸高关税,无力承担关税的美国烟花公司已通知中国供应商暂停发货。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27日报道称,一位美国烟花公司老板表示,这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短缺、扰乱生产,还将使特朗普想要隆重庆祝的美国建国250周年活动无烟花可放。

施耐特烟花公司共同所有人、美国全国烟花协会主席斯泰西·布莱克担忧,中国烟花工厂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夏季停工期,如果特朗普不立即取消关税,他们将错过为2026年下订单的机会,明年美国建国250周年庆典的烟花产品不知道还能从哪儿来。

至于特朗普宣扬的将制造业带回美国,美国烟火协会(APA)首席执行官朱莉·赫克曼认为,这永远不会发生在烟花制造业上。她表示,美国不会生产烟花,“我们没有原材料、火药和所有必要的化学品”,即使有人想开始生产,所有化学品也必须依赖进口。

白宫前经济顾问:

美国人最想念的将是中国产品

加征关税本质上是“劫贫济富”

当地时间4月27日,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出任过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加里·科恩表示,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加征关税政策将产生“劫贫济富”的负面效应。这位曾任高盛总裁、曾因反对钢铝关税政策而辞职的华尔街银行家指出,新一波关税政策将产生明显的“累退效应”,首当其冲的正是美国低收入家庭。

科恩指出,关税本质上是“劫贫济富”的税种。他分析称,一件中国制造的商品,从出厂装船、漂洋过海到美国,再经过清关、分销、上架,整个过程需要约8周时间。以4月2日加征关税为起点,实际影响将在5月初开始显现。

美国人离了“中国制造”有多难?家里要空了,250周年国庆烟花也都要没了

▲美国斯考克斯市民在沃尔玛超市购物 图据视觉中国

他的阐述与特朗普当日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。特朗普宣称,关税上涨后,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的美国民众将获“大幅减税甚至完全免税”,并预言制造业复兴将带来“就业激增”,称自己的经济政策将成为“美国的聚宝盆”。

但多位专家指出,用关税收入替代个人所得税的设想纯属天方夜谭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最新研究显示,该设想不仅“严重偏离实际”,且“根本行不通”。

科恩还在采访中表示,说到底,打关税战最终都绕不开中国产品这个关键命题。美国人已逐渐意识到美国最依赖的、货架上最不可或缺的商品,恰恰都来自中国;美国人最想念的将是来自中国的产品。

红星新闻记者 邓纾怡 综合央视新闻、环球时报

编辑 郭宇 责编 魏孔明

评论